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文艺常德 >> 文艺天地 >> 详细内容

文艺天地

为追梦的灵魂喝彩——评《岁寒三艺文艺晚会》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7-30 16:27:54 【字体: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 启林

《岁寒三艺书法声乐朗诵晚会》,5月 26在文化馆剧场落幕,掌声阵阵,观者皆叹:耳目一新。这是一场周志华个人文艺专场,更是一位长者老有所艺的生命宣言。观其晚会笔者有三议—— 议岁月沉淀、议年龄突破、议艺术创新,三艺合一,织就了这场温润而独特的文艺盛宴。

一议:岁月沉潜处,三艺皆成诗

“岁寒三艺”,是四十年时光熬出的“陈酿”。周志华作为湖南小有名气的编剧,他早已在专业编剧领域功成名就——创作相声《审贼》、大型戏曲《县长与老板》、常德丝弦《我们的退伍兵》、歌曲《启航》等作品斩获全国奖项,出版四部文艺创作专著、28 项省市级荣誉见证着他的职业高度。但舞台上的他却跳出了“编剧”的单一标签:书法坚持30年,笔锋里藏着临帖的晨昏;朗诵研习20年,声线中浸着推敲的光影;声乐学习7年,音符间淌着男中音的磁性之美。筹备一年的晚会是他将“业余”熬成“专业”的勋章——当书法作品在大屏幕放大10倍仍笔力苍劲,当朗诵与声乐交织成情感的河流,我们看见的是以热爱对抗平庸的 “追光者”;是对“终身学习”最生动的注脚:坚持,从不是附庸风雅,而是灵魂对丰富性的本能渴求。

二议:莫道桑榆晚,“年轻”非年龄

年过花甲的周志华用一场晚会改写了“老年”的定义。传统语境里,退休常与“淡出”挂钩,他却偏要闯入,要挑战——舞台上的他精神饱满、台风稳健,举手投足间尽现“玉树临风”的清朗,哪有半分“老态”?晚会除朋友们助演,他一个人就独唱了6首歌曲,5首朗诵,【书法在大屏幕展示】,他说:“老有所艺、才老有所为”,这句朴素的感悟,藏着对生命主动权的把握,当有人在老年选择“躺平”,他却把晚年活成了“年轻态”;这种年轻态,照见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:真正的衰老,从不是皱纹与白发,而是丧失对世界的好奇与尝试的勇气,这种年轻态,不是被动接受时光的消磨,而是主动创造岁月的惊喜。

三议:敢于不拘一格,才能破界创新,

这场晚会的“独一无二”,在于它打破了艺术形式的壁垒,织就了一张多维度的审美画卷。书法不再是静态的展厅装裱展示,而是通过大屏幕放大 10 倍的动态呈现——笔势的起承转合、墨色的浓淡枯润,皆化作可触摸的视觉语言;朗诵与声乐,专业水准是他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,还有他创作的诗歌、歌曲,经他的朋友们演绎,更见证创作者的文学功力。我们看见的是一场“跨界”的艺术实验:它打破了“单一的才艺专场”的常规,挑战了“专业与业余”的界限; 若说“三艺”是他的才艺展示,那么晚会呈现他自创作品,便是藏在背后的第四重底色——从编剧到表演者,他始终在用“创新”书写着对艺术的一生追求。

晚会曲终人散,笔者意犹未尽。我们看见的“岁寒三艺”,不只是技艺展演,而是用半生光阴写下的“生命议题”——岁月沉淀的是对艺术的执着;是对自我的突破。当我们为他鼓掌,亦是在为每一个不甘平庸、勇于追梦的灵魂喝彩。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